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北京科学嘉年华|精彩不断!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即将启动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9-12

9月11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媒体吹风会顺利举办。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出席并介绍整体情况。

孟凡兴表示,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将于9月15-25日在全市范围开展,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北京科学嘉年华支持和参与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将主场设在北京科学中心,同时联动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天坛公园、钟鼓楼文化广场、石景山首钢园同步开展科普主题专场活动,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开展首都科普联合行动,举办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等,打造“小而精”、“小而美”、接地气、受欢迎,具有首都特色的群众性科学文化活动。

北京科学中心主任苏国民详细介绍了北京科学中心主场活动的精彩安排。依托科普教育基地优势,北京科学中心将设置科学家精神、科技文化、科学教育、科普体验四大活动展示区域。其中,科学家精神展区设置“传承——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科技文化展区设置“科技中轴——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展、“活过来的古建筑”科技体验展和传统文化中的技艺制作体验展;科学教育展区设置流动科普体验展、科普阅读等区域,并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高频次、多样化、有亮点的200余场科普、科教活动;科普体验展区设置科普与创新展示篷区、“符号说”青少年民防知识科普展、“大手牵小手,共筑安全梦”应急科普展、“气象科技新视界”现代气象科普展等体验项目。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常莉对国家自然博物馆专场活动进行了介绍。9月20-22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场活动将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包括启动式、科普节目、科普展项、馆内科普活动等,呈现出以下特点: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迸发出科普最美音符;丰富多彩的展览展示,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精彩纷呈的馆内活动,展示博物馆的神奇奥秘;“院内开花院外香”,科普辐射津冀地区。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分享了中国铁道博物馆专场活动的精彩内容。中国铁道博物馆专场活动包括“探秘智能高铁”科普展览、“铁路中的科技”儿童绘画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铁路高质量发展成果优秀文艺作品展”等铁路科普与文化展览,以及铁路特色科普讲座、科普实践活动、科普文创市集等。

北京天坛公园副园长於哲生阐述了天坛公园专场活动的详细规划。9月15-25日,天坛公园将围绕“天坛智韵·科创未来”主题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包括“中轴线观鸟”主题科普体验活动、“漫游天坛古建筑”科普互动体验活动、“智慧天坛科普创意教具展”暨科学嘉年华开放日体验活动、中轴线上的活文物——古树自然观察活动、“科学家精神”科普教育展览活动、中轴线上的科技展等。

东城区科协副主席范宇滨对钟鼓楼文化广场专场活动的内容进行了介绍。9月13-16日,钟鼓楼专场活动即将举办,包括“时钟的奥秘”主题展、“穿越中轴线”主题展、社区青年汇科技活动、科学梦想嘉年华、科学创意工坊、“时间的故事”特色展示、钟鼓楼北京历史科普讲座、中医文化岁暮朝夕——时辰节气养生展览、中医文化科普讲座、中医文创展示等。

石景山区科协主席李莹介绍了石景山首钢园专场活动的活动亮点。9月20-22日,首钢园专场活动的展项内容涉及前沿科技、科学教育、自然科学、科普惠民四个领域,同时还将设置活动打卡、科普剧展演、科普知识竞赛等内容,整场活动将以街区式布局打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嘉年华。

作为北京科学嘉年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是北京市科协立足北京城市发展定位搭建的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平台,发起于2019年,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思想与实践交流、经验与资源共享。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文化:塑造未来新文明”,呈现出以下亮点:合作更加广泛,国际交流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交流更加深入,以线下形式为主;活动更加丰富,新增国际专家讲座、国际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坊等;成果更加突出,将就北京国际科学节联盟的发展探讨实质性合作项目。

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围绕“科学+ 相约最美中轴线”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中轴线上的科普盛宴,彰显首都特色。同时,以社会化、组织化、项目化、网络化方式推进科普日工作,突出科协特点。围绕科普日主题策划活动,有助于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首都科普品牌。统筹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实现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科普时报、现代教育报、劳动午报、千龙网、北京科技报等二十余家新闻媒体单位参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