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资讯

北京率先评出科学传播高级职称 采用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评审

75人获评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

信息来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 2019-12-29

  2019年12月24日,北京市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报告会暨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证书颁发仪式(以下简称报告会)在北京科学中心召开,75人荣获北京市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晓峰主持报告会,市科协秘书长、二级巡视员张玉山宣读获得2019年北京市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市科协党组书记马林、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廖红、市人力社保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辛向阳为全国首批获得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副高级职称代表颁发证书。马林、廖红发表讲话。

  一、北京科学传播人才队伍规模已达五万

  目前,北京市有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主要集中在科技场馆和科普基地,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渠道或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科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从业人员取得了专业的成果和业绩,具备了晋升相应职称的条件,但由于缺乏规范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和评审组织,没有职称晋升渠道。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6月,市人力社保局和市科协按照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联合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设置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四个层级,满足各梯次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职称评价过程中,采用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评审,将科学传播工作按职业属性和岗位职责设立职称,分为自然科学传播和社会科学传播两大专业领域,将申报人员分为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内容制作和科学推广普及三类专业方向,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别制定评价标准。

  据介绍,从2018年起,全市职称评审工作打破职称评价“唯论文”桎梏,全面推行了代表作评审制度,申报人员可自主选择最能体现自己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本次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也采取代表作评审制度,申报人可自主选择专业论文、主持完成得到有效应用的课题、决策咨询报告、政策类文件、教材教案、策划方案、研究报告、项目报告、专利等代表作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2019年6月,北京市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经过网上申报、现场审核、专家答辩并进行公示后,共有75人获得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其中研究馆员15人(正高级职称),副研究馆员60人(副高级职称)。

  二、来自一线、高学历人员比例较高

  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具有单位覆盖面广、专业领域多元,申报人员学历较高,年龄层次分布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等特点。

  此次参评机构涵盖了科技馆、博物馆、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既有北京市属单位也有中央在京单位,广泛覆盖了北京地区的科学传播单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科学中心、首都博物馆等科普场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光明网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标志着北京市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申报范围包括自然科学传播和社会科学传播两个领域,分为科学推广普及、科学传播内容制作、科学传播研究三个专业方向,各专业领域人员踊跃申报。其中,申报从事科学普及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来自基层一线,显示了他们在科学传播工作的主力军作用。

  在年龄分布上,既有深耕科普领域多年的领军人才,也有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获得高级职称的科普工作者中,基本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半数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体现了科学传播工作者高学历的特征,充分反映了科学传播人才职业发展规律。

  三、科学传播职称既是认可,更是责任

  马林在报告会讲话中指出,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设立,填补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空白,不仅畅通了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晋升通道, 规范了行业人才评价,打造了行业先进典型标杆,为科学传播行业树旗帜、立规范,而且团结凝聚了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了科学传播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推动首都科普理念实践双升级,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廖红在讲话中表示,科普事业肩负着神圣使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支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审视科学普及的发展任务。北京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是敢为人先、先行领跑全国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对科普人才建设和科普事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充分发挥了人才评估的积极导向作用,在推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中具有示范领跑的作用。

  报告会上,北京汽车博物馆(丰台区规划展览馆)馆长杨蕊、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兴、首都博物馆宣传教育与志愿者工作部主任杨丹丹、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张晓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部部长宋苑、北京动物园科普馆馆长周娜、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文科学编辑部副主任鞠强等7位高级职称获得者代表作了精彩发言,分享各自的科普工作经历。

  多位代表在会上表示,此次评审对于首都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来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既是一种激励和鼓励,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据悉,2020年市人力社保局和市科协将继续组织该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市人事考试中心将组织该专业初级、中级职称考试工作,为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好的人才评价服务。科学传播职称的设立,首批高级人才的推出,打造了行业的示范和标杆。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发挥获评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科普从业者加强专业修养,激发创新热情,鼓励担当作为,提升科学传播队伍的整体水平,为首都科学传播事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更好的完成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使命,打造首都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

  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市学会、区科协、基层组织、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成员单位、北京科普资源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首批获得正高级、副高级职称人员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科技人才动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