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5-07
基地介绍
北京市科协科普政策专业智库基地依托于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而设立。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于2014年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发起成立。
基地立足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科普政策研究等领域,面向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师、学者以及学生,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学术优势,团结国内外学术力量,为政府、机构或企业提供有关专业评价研究和政策咨询服务,促进科普政策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实施,不断提升基地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基地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在科普政策研究领域学术占位高、学术视野开阔、学术资源丰厚、研究能力突出的优势,重点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公共知识产品生产、科普项目评估、科普政策研究与咨询等领域开展研究和服务工作。
专家团队
任定成: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方面的研究。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49计划”制定工作专家组副组长。曾承担项目:我国基础研究"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学科发展与优先领域总体调研,留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科技体制化研究,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与普及研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推进活动研究,优秀科学修养读物调研,科学名著赏析丛书,科学元典丛书等。
叶青: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研究领域:科学与社会、中国现代化研究。主要研究项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的动态监测,中国膜拜团体的成员际遇研究,首都经济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研究,首都服务经济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十四五时期北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研究,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的动态监测与研究,世界现代化的动态监测与研究,新科技革命的动态监测与研究,面向2035年北京市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与战略重点研究等。
唐文佩:北京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医学思想史、科学史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专著:《科学的社会文化根源——赫森论题及其当代价值》(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主要研究项目:《十字路口的科学》及其影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医学化”理论及其对中国当代医学困境的哲学阐释(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严仁英学术成长资料采集(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翻译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项目)等。
决策咨询案例
1.服务规划等重点文件编制。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创新方法工作、北京市“十三五”科普规划、北京市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等文件的前期研究和起草,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查,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的重大调研项目《“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路径研究》《面向2035年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与战略重点》。目前正在承担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委托的项目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决策咨询和规划起草工作经验。
2.开展科普政策基础研究。发表论文《巴基斯坦科技教育政策的历史和现状》《2003~2011年中国科普法规政策与化学普及书籍关系研究》等,承担中国科普研究所《国外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主要学术平台调研》课题研究。
3.服务科普项目立项。提出设立“科学再发现”建议,经北京科普发展中心进一步论证,被北京市科委立项资助。
4.服务科普场馆、体系设计。协助设计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普平台,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普体系建设方案,制定北京科学活动中心科学发现模拟活动方案。承担北京市科协“基于科学教育馆展项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研究”课题,对主要国家科学教育馆的现状进行调研,参与北京科学教育馆规范研究。
5.举办北京青年科普政策论坛、科普政策沙龙等活动。
联系人
熊洪录 010-51183171